日常生活

領航中國 揚帆奮進

更新時間:2018-03-19 12:26:33 來源:vvv-eee-multi-tld-no-pending.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馬克思說,時間是人類發(fā)展的空間。
  1921年-2011年,當中國共產黨迎來90華誕,中華民族的發(fā)展經歷了怎樣浩大與壯麗的歷史空間?!
  90年前,軍閥混戰(zhàn),列強肆虐,古老的中國身處苦難的深淵。上海法租界內13位中國革命者的秘密會議,猶如閃爍的啟明星,點亮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希望。
  90年后,大國崛起,擁抱世界,走過90年奮斗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如參天大樹,根深葉茂,生機勃發(fā)。13億中國人簇擁在鐮刀錘頭圖案的光輝旗幟下,踏上新的征程。
  時間是一條駛向未來的船。以民族復興為己任的中國共產黨領航中國,揚帆奮進,奔向新的地平線!  
彪炳千秋的歷史豐碑——90年,從救亡圖存到強國富民,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為“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社會”不懈奮斗
  2011年,清明節(jié),上海龍華烈士陵園。83歲的惲希仲撫摸著父親惲代英墓碑上的名字和照片。
  父親犧牲時,惲希仲只有兩歲。
  生命最后時刻,36歲的惲代英面對行刑隊的長槍,巍然挺立,拒不下跪。
  那是中國人只能跪著求生的年代。有多少中國人想努力改變這種屈辱的生存,卻壯志難酬。
  “共產主義者的目的是要按照共產主義者的理想,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社會。”這是起草于1920年11月的《中國共產黨宣言》中的一句話。印著這些文字的紙張已經發(fā)黃,如今靜靜躺在北京西郊的中央檔案館里。但這行字,當年寫在歷史黑暗的天幕上,如驚雷滾滾,風云激蕩。
  父親犧牲12年后,惲希仲和家人徒步8個月來到延安。
  生前,惲代英始終在憧憬一個新的中國,他說:“我身上的磷,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發(fā)出更多的熱和光,我希望他燃燒起來,燒掉過老的中國,誕生一個新中國!”
  惲代英當初給兒子取名“希仲”,希望兒子成年后有管仲之才,為新的中國努力奮斗。可他沒有看到兒子長大成才,并成為新中國的無線電通訊專家。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惲代英犧牲80周年之際,蒼顏白發(fā)的兒子站在永遠年輕的父親墓前,深情地告訴他,今日中國,足以告慰您經受的苦難與犧牲。
  “丹心縱死還如鐵,碧血長埋未化磷”。90年來,中國共產黨為著“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社會”,前仆后繼、流血犧牲,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創(chuàng)造了光輝業(yè)績,作出了巨大貢獻。
  歷史選擇的地點,總是意味深長。
  距上海108公里,就是嘉興南湖。
  這是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那艘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紅船近旁,就是著名的煙雨樓——1751年至1784年,乾隆六巡江南,八次登臨煙雨樓。
  那時的中國——1801年,人口達到3億,占世界人口的35.5%;1820年,GDP占世界總量的28.7%,同今天美國占世界的比重相當……
  然而,就在這位皇帝悠游山水之際,他所統治的看似強盛的大清帝國,卻因為閉關鎖國痛失歷史機遇,潛伏著衰落的危機。
  1782年,英國人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機,開啟了西方國家的工業(yè)化道路。
  康乾盛世后,中國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后的近百年時間里,西方列強對中國發(fā)動一次次侵略戰(zhàn)爭,侵占中國領土上百萬平方公里,一次更甚一次的巨額賠款更是榨盡了中國。
  在被八國聯軍占領首都、閱兵紫禁城的奇恥大辱中,中國迎來了20世紀。
  歷史向20世紀的中國提出兩個重大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一是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然而,古老中國已如朽木,要什么樣的霹靂雷火,才能喚來甘霖、催發(fā)新芽?
  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面對深重的民族危難,一代代中國人一次次奮起抗爭。一個夢想覆蓋所有主題,這就是創(chuàng)建“新的中國”。
  “救中國的貧弱,使全國人民同享安樂的幸福,不再作列強侵略的俎上肉。”辛亥革命翌年,解除了大總統職務的孫中山乘絲網船游覽嘉興南湖,登上煙雨樓,并在嘉興發(fā)表長篇演講。聽眾云集,熱淚盈眶。
  孫中山逝世時,帶著無盡遺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兩個月后,爆發(fā)了列強逞兇的“五卅事件”——孫中山耗盡一生創(chuàng)立的民國政府盡管號稱了“共和”,卻未能讓中國贏得比清政府更多的尊嚴……
  二十世紀,風云際會,雖然陰霾沉沉,可改造舊中國的夢想,始終在無數志士仁人心中涌動。
  孫中山離開南湖9年后,在一艘絲網船上,毛澤東和他的同志們共同締造了中國共產黨。這艘船從此被賦予了歷史的使命,征服驚濤駭浪,沖破時代迷霧,馳向新紀元。
  多少奮斗,多少犧牲,萬千劫難,百折不回,終于迎來了那翻天覆地的偉大時刻。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歡聲雷動中開始。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宋慶齡凝視著廣場上的孫中山畫像,心潮澎湃:“孫中山的努力終于結了果實,而且這果實顯得這樣美麗……”
  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巍巍豐碑,也是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一個人口占人類四分之一的大國,從此獨立自主出現在世界舞臺上!
  當年,梁啟超在《新中國未來記》中這樣想像“新中國”的壯盛繁榮:“中國維新成功,諸友邦均遣使前來慶賀。”想像力超人的梁啟超沒有想到新中國在中國共產黨手中誕生。令梁啟超更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兒子梁思成、兒媳林徽因領導的清華大學營建系的老師們,集體創(chuàng)作了新中國的國徽。
  國徽設計任務完成后,設計者每人獲得800斤小米的獎勵。他們把這筆獎勵全部捐給了抗美援朝前線,保衛(wèi)新生的共和國。
  還有誰能比飽受屈辱的人更渴盼尊嚴?!還有誰能比屢遭蹂躪的民族更渴盼挺直脊梁?!
  中國共產黨用28年時間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夢想,更大的考驗接踵而至:如何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富裕的夢想?
  在連火柴都被叫作“洋火”的基礎上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那是另一種浴血沖鋒——
  據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社會委員會”統計,1949年中國人均國民收入為27美元,不及印度的一半,僅相當于亞洲國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在經濟最發(fā)達的上海,一萬多家私營工廠中,能夠開工的僅有四分之一……
  “共產黨政權維持不了三個月”——國民黨當局如此叫囂;
  “共產黨軍事打100分,經濟是0分”——上海的資本家如此斷言;
  “中國人口太多,中國歷代的統治者都是因為解決不了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而垮臺。國民黨如此,共產黨最終也將如此”——美國國務院如此妄言……
  質疑與嘲諷,都被風吹雨打去。
  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更要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這是中國共產黨向世界發(fā)出的豪邁誓言。
  在全面恢復經濟到大規(guī)模工業(yè)建設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氣概,實現一個個突破,填補了一項項空白,撐起年輕共和國的脊梁——
  1956年7月,第一批解放牌汽車出廠,結束了中國“一輛汽車也不能造”的歷史;1963年,大慶油田建成,中國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實現了石油基本自給;1964年10月,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東方巨響”震驚世界。
  “在幾億人口的農業(yè)大國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是深刻而偉大的社會變革。由此建起的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積累的經驗和啟示,為以后的工業(yè)化和現代化奠定了堅實長遠的基礎。”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說。
  然而,“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社會”,并沒有成熟的模式。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之路充滿了艱辛、曲折,也出現過失誤。
  “殺出一條血路來!”
  “中國巨變的種子是在1978年種下的,那是30年中央計劃經濟與30年追趕西方之間的關鍵轉折點。”美聯社報道中的這顆“種子”,正是中國共產黨把握世界潮流作出的改革開放的偉大抉擇。
  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擋地展開了;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
  巨變的種子產生了裂變效應。
  對于這一巨變,歷史老人作出了如此注解: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以近10%的年均增速快速發(fā)展,這在中外經濟發(fā)展歷史上絕無僅有。在201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中國經濟總量躍居全球第二。
  21世紀前后的十余年間,中國人百年前萌生的夢想相繼實現: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2008年,百年奧運夢圓;2010年,百年世博夢圓。
  一個甲子,中國走過資本主義國家300年的工業(yè)化道路。東方大國,崛起于世界東方。
  美國學者羅伯特·庫恩在對中國20多個省份40多個城市進行調研后寫道,在人類的歷史上,以前從未有過如此之多的人口以如此之快的速度過上這樣水準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與他們漫長歷史中的任何一個時代相比,中國人都更開心、更自由、更有創(chuàng)造活力。
  奇跡是怎樣發(fā)生的?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黨的十二大提出這一命題以來,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一以貫之地緊緊抓住和體現這個主題,薪火相傳、接力推進。
  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作出的歷史性選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90年前,梁啟超撰文紀念辛亥革命:“我想中國歷史上有意義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黃帝、堯舜以來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漢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來貴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我們今天所紀念的辛亥革命了。”
  但是,歷史證明,中國最偉大的革命,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的——建立一個新的中國,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社會。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中華大地“換了人間”。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的功業(yè)彪炳史冊,光照千秋!
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90年,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國情結合,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1949年,有美國學者預言:“中共的勝利將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歷史證明:這是笑談。
  1989年,西方學者弗朗西斯·福山拋出“歷史終結論”,作出了“西方民主制度將一統天下”的預言。20年后,福山“終結”了自己曾經的結論:“客觀事實證明,西方自由民主可能并非人類歷史進化的終點。隨著中國崛起,所謂‘歷史終結論’有待進一步推敲和完善。人類思想寶庫需為中國傳統留有一席之地。”
  1995年,美國《財富》雜志預言:“香港回歸后,未來赤裸裸的真相可以用兩個字概括:完蛋。”12年后,《財富》雜志主動認錯——“這座城市比以前更繁榮——好吧,好吧,我們錯了……”
  一個又一個的預言破滅之后,更增加了世界對中國共產黨的好奇——
  當今世界存在4000多個政黨組織,從發(fā)達國家到發(fā)展中國家,走馬燈似的政黨輪替讓人眼花繚亂。為什么中國共產黨能夠由弱到強,由革命黨到執(zhí)政黨,而且能夠長期執(zhí)掌政權,堅如磐石?
  站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點上回望,一個啟示如此清晰:
  用科學理論武裝的中國共產黨善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正確回答和解決中華民族在復興道路上面對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一步一步變成現實。
  1911年春天,一位在長沙中學讀書的18歲湖南青年,在學校墻上張貼了他所描繪的未來中國藍圖:孫中山成為新中國的總統,康有為擔任首相,梁啟超則是外交部長。
  這位湖南青年就是日后成為中國領袖的毛澤東。這一年十月,為響應辛亥革命,毛澤東到湖南新軍當了半年列兵。
  隨著時代的進步,毛澤東的觀念隨后發(fā)生了重大變化。1920年,《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由上海社會主義研究社出版,首印1000冊。
  此書甫一出版,毛澤東就將它奉為至寶。十幾年后,他與外國記者談話時說:“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心中,建立起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其中的一本便是“《共產黨宣言》,陳望道譯,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
  五四運動前后,新生的社團組織如雨后春筍。1919年,僅北京一地登記在冊的就有281個。同樣抱著救國救民的夢想,為什么它們最終大多自生自滅,唯獨中國共產黨引領中國邁向復興?
  馬克思主義是指引中國走出漫漫黑夜的“航標燈”。
  上世紀,世界上有10多個共產黨組織與中國共產黨同年建黨。如今90年過去,為什么社會主義在中國取得巨大成功?
  答案復雜卻也簡單:實事求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本國國情相結合,同時代特征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好比種子,開花結果離不開現實的土壤——本國國情。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痛定思痛,選擇獨立領導武裝革命,走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中國革命道路。
  1928年,井岡山,條件艱苦,強敵環(huán)伺。但毛澤東充滿自信:“20年后,革命一定能夠勝利!”
  這是自信而科學的預言。
  共產國際一度包辦中國革命,加之黨的錯誤路線,導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迫使紅軍踏上漫漫長征路。歷史轉折關頭,毛澤東等力挽狂瀾,拯救了黨、紅軍和中國革命,中國共產黨人在遵義會議后逐步走向成熟。
  1945年,中共七大第一次明確以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回答了中國要進行一個什么樣的革命、如何進行這一革命、革命后要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國家等一系列問題。
  “中國將成為一個共產黨治理下,不跟莫斯科指揮棒轉的大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著名美國記者斯諾在《星期六晚郵報》上作出如此預言。
  這是一個成功的預言。從最初借鑒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模式,再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執(zhí)政后的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定地探索“自己的路”。
  中國共產黨的探索之路充滿荊棘,既取得輝煌成就,也有過嚴重失誤,付出了慘重代價。
  但是,因為不斷追求真理,及時修正錯誤,中國共產黨始終得到人民群眾支持,立于不敗之地。
  經歷了“反右”、“大躍進”到十年“文革”的慘痛后,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將“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選擇了鄧小平,標題是“鄧小平,中國新時代的形象”。文中驚嘆:“一個嶄新中國的夢想者——鄧小平向世界打開了‘中央之國’的大門,這是人類歷史上氣勢恢宏、絕無僅有的一個壯舉!”
  距離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閉幕之后僅37天,距離中美兩國正式建交之后僅27天,鄧小平訪美。
  歷史是扇門,推開就有陽光。鄧小平以巨人之手,推開了歷經滄桑的中國大門。
  巨變在珠三角南部一個名叫“寶安”的地方開始,此地后來改名為“深圳”——廣東人喜歡水,認為有水可以生財。樸素的夢想就這么嵌入了偉大的時代。1980年8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qū)。這一天,被稱為“深圳生日”。
  恢宏的歷史,往往濃縮于一個個細節(jié)之中,猶如時代的“年輪”。
  深圳市布吉鎮(zhèn)南嶺村,800余村民,參與和見證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編年史。
  這曾經是一個因為窮困潦倒而被稱為“鴨屎圍”的村莊,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集體資產僅7000元,村民曾經餓得把埋掉的病豬挖出來果腹。改革開放讓這里發(fā)生了滄海桑田的變化,“殺出一條血路”,這片土地從此蘇醒了!今天的南嶺村,已成為鳥語花香、高樓林立的現代化社區(qū),集體資產超過16億元,人均年收入15萬元。但南嶺村民最驕傲的是,小小一個村莊,卻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理論與實踐的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
  新千年的第一個春天,南嶺村村民唱起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來此考察的江澤民同志,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索,與當地黨員干部交流,共同探討新時期如何加強黨的建設這個現實而重大的課題。正是在這次南方之行中,江澤民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003年4月,正是“非典”肆虐之際,胡錦濤總書記來到南嶺村。1994年,胡錦濤同志第一次來南嶺村時,村里每個老人每月補貼只有150元。這一次來,村黨支部書記張育彪匯報說,老人補貼已漲到每人每月1500元。胡錦濤同志稱贊:“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得到了進一步體現。”
  在南嶺村,黨的總書記與村支部書記親切交流黨的建設,此時的胡錦濤總書記正在思考新形勢下我國為什么發(fā)展和怎樣發(fā)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在廣東考察工作時,胡錦濤提出要堅持全面的發(fā)展觀,努力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fā)展。8月28日至9月1日,胡錦濤在江西考察工作時提出,要牢固樹立協調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科學發(fā)展觀。
  張育彪是土生土長的南嶺村人,他為家鄉(xiāng)也為自己慶幸:沒有錯過一個偉大的時代,而且在這個偉大時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得益于‘發(fā)展就是硬道理’,打開了思想的枷鎖,大力發(fā)展工業(yè)生產,十年時間,讓村民吃上飽飯、住上新房;世紀之交,黨從中國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提出了‘三個代表’理論,讓我們認識到基層黨組織在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建設和維護群眾根本利益方面的巨大作用,在保持經濟發(fā)展的同時,建成了一大批文化設施,全村面貌煥然一新;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科學發(fā)展觀讓我們認識到了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緊迫性,從‘靠土地吃飯’變成‘靠頭腦吃飯’,大力發(fā)展教育,推動環(huán)保建設,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張育彪說。
  這位黨的基層支部書記用詩一樣的語言概括:“南嶺村的實踐表明,火熱的社會生活是黨的理論之樹汲取成長動力的寶貴源泉!”
  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說,改革開放30多年來,以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不斷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fā)展、怎樣發(fā)展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01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90周年,蘇共亡黨20周年。歷史的光榮與沉重,并未在回首中遠去。
  俄羅斯,圣彼得堡,涅瓦河畔。
  在陽光和藍天的映襯下,“阿芙樂爾”號灰藍色的艦身格外耀眼。這艘打響十月革命第一炮、歷經百年滄桑的巡洋艦,如今最多的游客來自中國。
  這是屬于中國人的心靈之旅。
  “阿芙樂爾”號博物館負責人、退役海軍少將馬爾季羅相感慨地說:“我為中國感到高興,中國走的是正確的道路。”
  “中國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共產黨能夠按照變化了的時代條件,及時平穩(wěn)地調整黨和國家的發(fā)展政策,用不斷創(chuàng)新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實踐。”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米哈伊爾·季塔連科說。
  “一個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一切從本本出發(fā),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進,它的生機就停止了,就要亡黨亡國。”時隔30多年,鄧小平同志的告誡仍然振聾發(fā)聵。
  今天,我們仍在探索;未來,將繼續(xù)探索下去。
敢于犧牲的優(yōu)秀品質——90年,中國共產黨堅定理想信念,保持獻身精神,始終是時代先鋒、民族脊梁
  回望90年,無數有名或無名甚至沒有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清晰面孔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信仰的旗幟下,超越生死,前仆后繼。
  自革命戰(zhàn)爭年代,2000多萬烈士為民族獻身,其中多數是中國共產黨人,絕大多數無名無姓。在中國共產黨誕生的上海,在打響武裝起義第一槍的南昌,在革命根據地井岡山,在二萬五千里長征歷經的千山萬水,在抗日疆場,在解放戰(zhàn)場……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巍峨的紀念碑,無名的烈士墓,都銘記著中國共產黨人無比壯烈的犧牲。
  開國領袖毛澤東,一家有6位烈士:妻子楊開慧、長子毛岸英、大弟毛澤民、小弟毛澤覃、堂妹毛澤建、侄子毛楚雄……他們倒下的地方,從南到北,從鄉(xiāng)村到城市,從國內戰(zhàn)場到國外戰(zhàn)場。他們中間,很少有人活過30歲;他們中間,有5人沒能等到這一天——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敢于犧牲,是因為信仰堅定。
  毛澤民于1943年9月27日被秘密殺害,但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后,人們才知道他的犧牲經過。
  當時,在查獲的一大沓敵偽檔案卷宗中,發(fā)現了敵人對毛澤民的審訊記錄,時間是1943年5月5日。
  問:你表明立場?
  答:我是共產黨員。
  問:你放棄共產黨員立場行否?
  答:我不能放棄共產主義立場……
  后來,他被蒙著黑布帶進行刑室,劊子手撲上來照頭上打一棍,然后用繩索緊勒脖子……
  今天,重讀這份用毛筆書寫的審訊記錄,依然能聽到共產黨人關于信仰的堅定回答,穿越時空,在歷史中回響!
  中國共產黨誕生于中華民族最黑暗的時刻,在漫漫長夜中,鐮刀與錘頭組成的圖案,迸發(fā)出日益璀璨的光芒,像一個巨大的磁極,吸引了無數愿為國家和民族獻身的優(yōu)秀分子。
  1927年,自從蔣介石發(fā)動“4·12”反革命政變之后,中國共產黨遭受了殘酷的屠殺,到1927年11月,黨員數量由大革命高潮時的近6萬人急劇減少到1萬多人。但就是在最危難的時刻,仍然有一批熱血之士選擇了共產黨。
  賀龍在南昌起義前夕找到共產黨,表示:“黨要我怎么干就怎么干!”共產黨對他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委任他為南昌起義軍總指揮。起義部隊南下途中,由周逸群、譚平山介紹,賀龍在瑞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入黨手續(xù)很簡單。在茂密的叢林中,在昏暗的油燈下,無數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年輕官兵,當他們摩挲著印刷粗糙的《共產黨宣言》,凝視著馬克思的頭像時,雙目炯炯,獲得巨大的精神力量,然后昂然投入血與火,坦然面對流血與死亡。
  信仰,究竟有多大的力量?
  抗戰(zhàn)時期的延安,是中國進步青年即使千里徒步也要奔赴的革命圣地;新中國成立之后,留學海外的知識分子,沖破千難萬阻也要回歸祖國的懷抱。
  在今天的深圳羅湖橋,邊防戰(zhàn)士仍然津津樂道的是,當年,有多少世界一流的中國科學家,走過這座橋,回到祖國:華羅庚、鄧稼先、錢學森、李四光、錢三強……
  每個人回國的經歷,都艱難曲折。
  錢學森走過羅湖橋,他跪倒在地,熱淚長流,隨即海外媒體刊登大幅照片進行報道——《火箭專家錢學森今天跨過羅湖橋回歸紅色中國》。
  1950年,鄧稼先回國,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錢學森回國,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郭永懷回國,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加入共產黨,是無數追求進步人士的共同選擇。
  中國近代力學奠基人郭永懷的回國選擇,讓很多人感到意外。在美國,他素以不問政治而聞名。胡適感嘆說:“連郭永懷這樣的人都要回國,可見人心所向。”
  1968年12月5日,從事“兩彈一星”研制工作的郭永懷乘坐的軍用飛機在北京墜毀。當人們從機身殘骸中尋找到郭永懷時,吃驚地發(fā)現他的遺體同警衛(wèi)員牟方東緊緊抱在一起。燒焦的兩具遺體中間,緊緊夾著裝有絕密文件的公文包,完好無損……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用激情、熱血與生命鑄成的。時代不同,但每一代共產黨人,都是時代的先鋒!
  在遠離戰(zhàn)火的今天,同樣有壯烈犧牲的共產黨人,也同樣有熱血沸騰的火線入黨——無論是抗震救災、抗洪搶險、抗擊非典……
  2008年5月12日,當汶川特大地震的漫天塵埃尚未散盡時,鮮紅的黨旗已在廢墟中高高飄揚。全世界都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抗震救災深深打動。
  崔學選,山東省濰坊市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山東援建北川新縣城建設組組長。為了讓被地震毀滅的北川新生,崔學選日夜工作,積勞成疾,倒在援建前線。他躺在擔架上從四川回到山東,來時75公斤的體重,回時不到50公斤。醫(yī)院診斷,乙狀結腸癌晚期。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崔學選依舊惦記著北川。80多歲的母親來看他,用顫巍巍的手撫摸兒子的臉,說:“等你病好了,回老家去看看。”他說:“娘,等我病好了,我陪您看新北川。”在離開兒子的視線后,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倚在墻上,放聲痛哭。她不明白,北川,那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讓病重的兒子如此牽腸掛肚?
  2009年7月13日,崔學選去世。在他的追悼會上,胡錦濤同志送了花圈,這是黨的總書記對一位基層黨員的崇高敬意。2010年9月25日,山東省對口援建北川縣項目竣工交接。這座重生之城,將永遠銘記崔學選這位共產黨人的名字。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正是有了千千萬萬不怕犧牲的共產黨人,中國共產黨才能幾經坎坷,屹立不倒,帶領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人類歷史的一個個奇跡。
  回溯中國共產黨90年奮斗史,一代又一代優(yōu)秀分子不懈奮斗,砥柱中流,獻身國家民族。并非沒有兒女情長,并非沒有猶豫彷徨,但是在國家危難關頭,在重大考驗面前,他們總會挺身而出,舍生忘死,無私奉獻。
  共產黨人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他們的人格感召力,吸引了更多優(yōu)秀分子。多少坎坷曲折,多少壯懷激烈,一代代共產黨員老去,又一代代新生力量加入。這支隊伍,永遠年輕,充滿活力,生生不息。
  他們的不滅信念、堅定追求和犧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永葆蓬勃生機與活力的根本。
  每一個犧牲,都永垂不朽!
  忠誠為民的根本宗旨——90年,中國共產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凝聚起強大的奮斗力量
  這是山東省沂南縣橫河村的一座墓碑,墓碑背面的碑記字字蒼勁。墓碑主人就是被稱為“紅嫂”的聾啞農婦明德英,陪伴她的還有丈夫李開田。
  1941年冬天,八路軍小戰(zhàn)士莊新民在與日軍戰(zhàn)斗中負傷,昏迷不醒。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自己的乳汁挽救小戰(zhàn)士的生命。
  時隔44年之后,莊新民重新踏上沂蒙土地,看望自己的救命恩人。此時的李開田老人已經過世,明德英也已年過七旬。經過家人的反復提示,明德英才驀然明白眼前這個人就是當年的小戰(zhàn)士。
  熱淚滾滾而下。明德英一把將莊新民摟到懷里。此時,年過半百的莊新民像孩子一樣抱著明德英泣不成聲。
  1995年,明德英與世長辭,享年84歲。莊新民為明德英、李開田夫婦立碑,墓碑上長子的位置清晰地刻著——莊新民。
  走在蒙山沂水之間,“紅嫂”這樣的故事俯拾皆是,每一個故事都這般感人肺腑——為給八路軍的孩子省下一口糧,沂蒙婦女王換于的孫子餓死;為支援解放軍打贏孟良崮戰(zhàn)役,“沂蒙六姐妹”不分晝夜攤煎餅、做軍鞋;為幫助解放軍渡河作戰(zhàn),李桂芳等32名沂蒙婦女用肩膀扛起門板架起“火線橋”……
  陳毅元帥在革命勝利后始終感念:“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們用小米供養(yǎng)了革命,用小車把革命推過了長江。”
  翻開中國共產黨90年的奮斗史冊,“紅嫂”故事所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同人民之間的深厚情誼感天動地。
  “最后一把米,用來做軍糧。最后一尺布,用來做軍裝。最后的老棉被,蓋在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含淚送戰(zhàn)場。”
  是什么讓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真心擁護、不離不棄?
  “沂蒙六姐妹”之一,山東沂蒙山區(qū)蒙陰縣煙莊村村民、現年88歲的伊淑英老大娘說:“俺們見到共產黨就是覺得親,共產黨能幫著俺們老百姓再也不受氣。”
  來自人民、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這是一根歷經風云變幻、始終牢不可破的感情紐帶!
  毛澤東在1943年說過這樣一段話:“不論中國還是外國,古代還是現在,剝削階級的生活都離不了老百姓。他們講‘愛民’是為了剝削,為了從老百姓身上榨取東西……我們不同,我們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們的黨是人民的代表。”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以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使命,這也是無產階級政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最顯著標志之一。正如《共產黨宣言》所說:“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在今天的井岡山,人們還在傳唱一首山歌:“紅軍來到掌政權,春光日子在眼前。窮人最先得好處,人人都有土和田。”
  在西柏坡革命紀念館中,有一面錦旗,歲月的風雨讓這面錦旗的顏色已經有些發(fā)白,但錦旗上繡的五個字仍清晰可見——“土地回老家”。
  1947年,在西柏坡村邊惡石溝口打麥場召開的會議上,一部徹底反封建的土地法——中國土地法大綱誕生了。
  那一年,在晉察冀邊區(qū)的平山縣下盤松村,75歲的崔更山老人激動得老淚縱橫。他甩掉拐杖,撲到地里,把臉緊緊貼在自己辛苦耕作了一輩子的土地上,喃喃自語:“回家了!回家了!土地回老家了!”
  為了表達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激之情,村民們繡成了一面有“土地回老家”字樣的錦旗,送到當時駐西柏坡的中央工委。
  土地,農民的命根子。
  2007年,四川省南部縣保城鄉(xiāng)宋家坪村500余名農民自發(fā)豎立起一塊“告別田賦紀念碑”:
  “……五百人口,四百畝田,減稅七萬,實惠八方。”簡樸碑文的背后,浸透著人民群眾對黨的惠民政策的擁戴。
  綜觀中國歷史,沒有一個黨派,能把農民與土地的關系領悟得如此深透——中國共產黨領悟到了;沒有一個黨派,將千百年來束縛于土地上的農民解放出來——中國共產黨做到了。
  究其原因只有一條: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的政黨,想人民之所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謀人民之所盼。
  在硝煙彌漫的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備受欺凌的中華大地上,為爭取人民的自由和解放不懈奮斗。
  在意氣風發(fā)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與人民同甘共苦為共和國奠定基業(yè)。
  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成功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價值準則和奮斗目標,他們不斷以自己的奮斗為人民謀福祉,贏得了人民的擁護與支持。
  共產黨員何敬平,在歌樂山冰冷的牢獄備受酷刑,但始終堅貞不渝,寫下“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愿——愿把這牢底坐穿”的誓言?!?br />   共產黨員武文斌,在四川地震災區(qū)和戰(zhàn)友冒著大雨將8車50噸重的活動板房建材全部卸下,最終勞累而死。
  共產黨員楊善洲,用22年時間把價值幾個億的森林送給大山里的群眾,自己卻兩手空空而去。
  ……
  歷史是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贏得中國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
  1949年,大勢已去的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為政20年對于社會改造與民眾福利著手太少,而黨政軍教育人員,更未注意三民主義之實行……”
  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載舟亦可覆舟。兩條古訓發(fā)人深省!
  蘇聯解體前,蘇聯社會科學院做過一次問卷調查。被調查者認為蘇共仍能代表工人的占4%,仍能代表全體人民的占7%,認為代表官僚、干部和機關工作人員的已經占85%。
  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深刻教訓一次又一次警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
  中國共產黨牢牢銘記:永遠同人民在一起!
不懈奮斗的偉大目標——90年,中國共產黨抱定民族復興目標,矢志不渝奮進。新的起點上領航中國再出發(fā)
  2011年5月17日,一本白底紅字封面的書擺在了美國紐約各大書店顯眼位置。這本厚達586頁、名為《論中國》一書的作者,正是1971年秘密訪華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40年來,基辛格不下50次到中國,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說:“我想對中國人民說,我欽佩他們取得的成就,我也相信他們的未來!”
  如果說從鴉片戰(zhàn)爭到新中國成立的100年,無數仁人志士不懈奮斗、最終由中國共產黨帶領各族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那么從新中國成立到21世紀中葉的100年,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又開始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奮斗新航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劉國新說,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成功,能夠長盛不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她總能抱定一個目標,努力奮斗,始終不渝,代代相承??偰軌蚋鶕骺陀^條件和變化了的環(huán)境,及時做出調整,一步一步接近和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既代表廣大人民的意愿,又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
  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步伐是如此堅定——
  從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到提出“小康社會”,再到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中國的奮斗目標不斷深化;
  中國巨輪的航程軌跡是如此清晰——
  從“兩步走”到“三步走”,再到21世紀上半葉“新三步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步驟根據中國國情和階段性特征不斷演化推進。
  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坐標上,未來三個重要節(jié)點清晰展現:
  ——到2015年,完成“十二五”規(guī)劃目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基礎;
  ——到建黨100周年,全面建成惠及全民的小康社會;
  ——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個階段,三個臺階,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
  全面小康,共同富裕,民族復興,夢想在望。
  5年、10年、40年……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歷久彌堅,目標催人奮進。
  未來的中國,令人期待!
  62年前,中共中央即將動身前往北平時,面對執(zhí)掌全國政權的歷史使命,毛澤東意味深長地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如今,“趕考”仍在繼續(xù)。中國共產黨人需要完成新夢想,人民群眾期待一份新答卷!
  實現新夢想,書寫新答卷,需要清醒研判當今世情國情,緊緊抓住戰(zhàn)略機遇期,科學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和平發(fā)展——
  2010年8月31日,貴州省貴陽市高坡鄉(xiāng)杉坪村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前來中國參加首次中歐戰(zhàn)略對話的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凱瑟琳·阿什頓。
  貧瘠的村莊、破舊的衣衫……中國農村真實的一面讓這位剛剛參加完上海世博會的歐盟高官大吃一驚。她見識了中國的繁榮,又認識到了這個大國發(fā)展的不平衡性。“中國還要做許多事才能確保真正的發(fā)展。”她由衷地說。
  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協調,發(fā)展方式粗放……
  如同阿什頓重新考量中國帶來的啟示,我們一方面在為國家建設取得巨大成就自豪的同時,另一方面尤須保持清醒頭腦,科學判斷形勢,切實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走出一條科學發(fā)展的光明道路。
  后國際金融危機時代,世界正處在大發(fā)展大調整時期。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希望與困難同在,這是當今中國所處的歷史方位。
  “中國是一只剛剛破繭的蝴蝶,但因為翅膀還是濕的,還要經歷這個抖動、干了以后再起飛的階段。”世界著名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夫婦這樣比喻中國。
  千百年的夢想要實現,跨世紀的奮斗在召喚。“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完成新夢想,書寫新答卷,需要不斷加強和改善民生,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
  “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誕生于1848年的《共產黨宣言》,曾熱烈地憧憬人類文明發(fā)展的美好前景。
  自建黨之日起,共產黨時刻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贏得全國人民的衷心擁護。進入新時期,如何順應13億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訴求,成為擺在中國共產黨面前新的重大考題。
  “黨的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事關黨的生死存亡、人心向背。一旦改變,我們黨就會被人民所拋棄。”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副院長周金堂說。
  完成新夢想,書寫新答卷,需要全面把握時代新要求,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
  每年的清明和黨的生日,郭德賢老人都要到重慶歌樂山白公館、渣滓去憑吊昔日的戰(zhàn)友、犧牲的烈士。
  1949年,年僅25歲的共產黨員郭德賢被捕入獄。在重慶解放前夜,她和十多位同志一起越獄逃出魔窟,但是其他幾百名戰(zhàn)友被敵人殺害。
  “一、防止領導成員腐化;二、加強黨內教育和實際斗爭的鍛煉……七、嚴格進行整黨整風;八、懲辦叛徒特務。”
  這是僥幸脫險的人帶出的獄中共產黨員用生命寫就的八條沉甸甸的意見,如今仍然掛在白公館牢房二樓的墻上。
  先烈的忠骨早已融入大地,但他們帶血的遺言如警鐘長鳴。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執(zhí)政62年、領導改革開放33年,置身國際形勢深刻變化的今天,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和緊迫。
  實現中國共產黨未來的目標,力量源泉在哪?
  ——在于堅守信仰,忠貞不渝!
  ——在于堅守真理,與時俱進!
  ——在于堅守宗旨,執(zhí)政為民!
  時代開啟嶄新篇章,使命需要挺身擔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穿越時空,光耀未來!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時間在流逝,歲月在積淀。新的歷史起點上,征途漫漫,時不我待。
  這,激勵著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為中華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奮斗、奮斗、再奮斗!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