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資訊

[轉載]沈從文“邊城”今安在?

更新時間:2018-03-19 13:45:00 來源:vvv-eee-multi-tld-no-pending.com 編輯:周蘆屾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公眾微信號

沈從文的魅力可以百世流芳,邊城的誘惑遍布大湘西的每一寸土地。

原文地址:沈從文“邊城”今安在?

作者:米斯特龔 保存到相冊 沈從文畫筆下的湘西 保存到相冊 沈從文墓園的五彩石 保存到相冊 黃永玉為《邊城》所作木刻

  六十多歲第一次回鳳凰,是看墓地來的

  沈龍朱的籍貫,應該像他的父親一樣,寫:湖南鳳凰人。但是,生命里流淌著鳳凰的水,卻在他鄉(xiāng)漂泊了一生,如沈從文說,北京成了他真正意義上的老家,對沈龍朱、沈虎雛而言,更是這樣。鳳凰在這兄弟倆,是個遙遠的屬于父親筆下的故事發(fā)生地。

  沈龍朱第一次踏上鳳凰的土地時,已經(jīng)六十幾歲了。他絕對不會有“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鳳凰是個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為常在耳邊,陌生是因為第一次在眼前!

  1988年5月10日,沈從文在北京去世,骨灰一直放在家里。當時鳳凰旅游局長田世烈策劃了沈從文回鄉(xiāng)。沈從文墓地是田世烈一個人策劃完成的。田世烈說動了縣里,縣里就要把沈從文接回去,沈龍朱受媽媽委派,一個人回到了這個陌生的故鄉(xiāng)。

  田世烈說到那次沈龍朱給他的印象:

  龍朱在鳳凰共停留了七天,除掉兩天我陪他去參觀鳳凰的名勝黃絲橋古城和齊梁外,他只身五次去到墓地,帶著米尺詳盡地測繪了一個墓地平面圖,他說,回京后好向媽媽他們詳細地介紹,把事情弄準確一點。見他這種細致認真的工作精神,我也很感動。每當入夜,我就去他的住處閑聊,聊各自的人生曲折。從龍朱的身上,我又一次清楚地看到了沈老先生人品的再現(xiàn)。

  而安葬沈從文,只選擇了一塊不規(guī)則的高一米九的天然五色石,沈龍朱說:“選那塊地方,搬那塊石頭過來,都是田世烈做的。”然后,由沈從文侄女婿、中央美術學院雕塑家劉煥章帶著當?shù)厥程朴褭鄮煾导庸ざ伞?br />
  石頭正面是沈從文自己的話:

  照我思索,可理解“我”;

  照我思索,能認識“人”。

  石頭背面是張兆和的妹妹張充和撰寫的:

  不折不從,亦慈亦讓;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家人的原則

  1992年,沈從文去世四年后,他的骨灰回到了故鄉(xiāng),一半撒入沱江,一半埋在山上。親歷了這一切的田世烈描述道:

  在最后一捧泥土覆蓋完畢,沈老夫人、虎雛、之佩、沈紅及王亞蓉再也抑制不住一路上克制已久的悲傷,失聲哭了。

  他們?nèi)ゲ蓙砩驈奈纳跋矏鄣?ldquo;虎耳草”,后來大家都去采了來,小心翼翼地把它栽在墓碑石下的周圍。

  15年后,2007年5月20日,張兆和的骨灰來到了沈從文身邊,兩個患難一生的情侶,一個只愛過一個最好年紀的人的沈從文,永遠和這個最好年紀的人在一起了。

  張兆和活了92歲。她的骨灰回到鳳凰,是孩子們送回去的。媽媽骨灰入葬的那天早上,沈龍朱早早去了墓地,借了鐵鍬和鎬,在埋放爸爸的地兒挖了兩尺左右的坑,因為安葬父親也就那么深。他們再把媽媽的骨灰倒下去。上邊砌的小石子只用土糊著。放媽媽骨灰的時候,只通知了黃家老五黃永前表哥。沈龍朱說:

  墓地從一開始,家里頭從媽媽那時候定下的原則就是:比較寧靜,不要弄得很花哨,而且不要影響周圍老百姓正常的耕作生活。

  因為那個地方的那條路,可以到后山去的,常常有牛群上上下下。我說,不要攔人家,不要擋住人家,這是人家正常生活的道路。因為山上頭、山后頭還有田坎,人家干活去呀。哪怕是拉了牛糞在這兒,這也沒有什么了不起的。這些都很好嘛。

  實際上,這個原則縣里頭并不完全理解。

  不完全理解,就不能完全遵守??h里認為墓地太小,不能供很多人同時瞻仰,就要擴建。擴建,就要把寶坎拆除重來,要往外延伸,道路也就勢必重修??h里一定還要重新做臺階。沈家堅決反對,希望保留土坡,保持原樣??墒强h里還是有一次把壩子拆了想擴大了,后來也只好按原樣恢復。

  沈家一再聲明原來提出的原則:不要東搞一塊碑,西搞一塊碑,不要掛很多東西,這里就是一塊很普通的墓地。

  即使媽媽回到爸爸身邊,沈龍朱也希望縣里不要做任何改動,也不要刻什么東西。但是縣里重新做了一個碑,田世烈草擬文字的那塊碑被取代了。沈家反復強調(diào):“不管占多大地方,都不要干擾老百姓的生活,不要影響老百姓的生產(chǎn)勞動”。沈龍朱說:

  與沈從文故居相比,墓地改動得少。難道是因為沒法賣票沒人承包才保留了一些沈從文的精神嗎?沈虎雛說:“不是。有人是想賣,實在不便于賣票。”

  但是沈龍朱、沈虎雛也有管不了的無奈,畢竟哥倆不能守在那兒。但他們始終堅持:“不能夠建圍墻,不要公園化,維持它原來的這個風格。”盡管他們理解這種按捺不住的沖動充滿好意,和故居拼命抬高門票的意圖是不同的。但是好意總是想讓風格改變,就令沈氏兄弟很是無奈。

  沈龍朱說:“真正保持原樣已經(jīng)不可能了。過去坡下頭、口外頭是一個舊的水車、碾坊,但是這塊地現(xiàn)在蓋起了三層樓,看不見河了。老百姓私下亂建,縣政府也沒辦法。”

  沈虎雛說:“河道本來很幽靜,兩邊柳樹很好。結果現(xiàn)在沿河都搶著蓋出來旅館,三層的甚至更高的,幾個月他就能賺回錢來,而且都是違章建筑。違章建筑一直逼近墓地,堵著墓地的進口,全都蓋滿了,而且高度把從墓地往外的視野都擋住了。去了墓地,原來的感覺也沒有了。蓋房子的是當?shù)氐木用瘛Iw房速度非???,幾天房子起來了,政府去制止,制止不了。你管我,那家你怎么不管?沿河幾里路都蓋上了,那就難辦了。”

  遷墓有可能嗎?沈虎雛說:“沒有這個打算,任何人都沒有提過這事。墓地跟城區(qū)之間,原來很好的沅河自然風光全沒了,變成兩邊全是房子非常狹窄的一條小過道。本來鳳凰有規(guī)劃的,這一段完全沒有車,是步行的。從規(guī)劃進入無序競爭,都是為了追逐利潤。政府沒有約束住,這一個管不住,其他的都來了。為什么會造成無法控制的局面?從動機來說都是為了賺錢,但是行政上頭沒有辦法去約束這個,我就說不清楚怎么回事了。”

  你到鳳凰看到的不是沈從文的鳳凰

  許多人是沖著沈從文去的。沈虎雛說:“去了,看到的是變了味的東西啊,看到的都不是沈從文作品里的鳳凰了,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改頭換面了。變化反正越來越厲害了。”

  2011年秋天我去看沈虎雛的時候,他剛剛從鳳凰回來不久。他說:“現(xiàn)在一年到頭是持續(xù)的旅游,大概客房床位已經(jīng)兩萬張了,到高峰時還不夠用。沈從文離開的時候幾千人都沒有。而今那么多人擠在那個地方,完全就是另外一種味道了是吧?這是沒辦法的事。”

  回鳳凰,沈龍朱和沈虎雛兄弟都不進沈從文故居。因為沈從文故居已經(jīng)承包出去了,承包期是50年。就是說開發(fā)商一下買斷了50年經(jīng)營權。50年之后,熟悉沈從文的這些人都沒了,故居里的東西還是不是原來的東西?故居被改造來改造去,有多少真實留給五十年后的人?

  現(xiàn)在的鳳凰不僅是沒有沈從文當年的味道了,而且也沒有1992年沈龍朱第一次回去時的味道了。沈龍朱說:

  還有個不好在哪兒呢?我們后來去的時候,找河邊的吊角樓住,為的是河邊的感覺。結果,對岸燈紅酒綠,夜里頭一直到十一點閃著霓虹燈,迪斯科的音樂遍布全河。你夜里在睡,外面就完全是在那兒閃動著,而且有重音樂。要是優(yōu)雅點,中國古曲,哪怕西洋古典音樂也好??!他不,他是那個跳舞的,這就大大地煞風景

  邊城,不是爸爸的邊城
  邊城不在鳳凰,鳳凰不是邊城。邊城在哪里?

  沈從文寫《邊城》的時候,沈龍朱、沈虎雛兄弟都沒出生。沈從文去世多年后,沈龍朱、沈虎雛兄弟來到了父親筆下的邊城茶峒。茶峒在湖南省吉首市西北,在湖南、貴州、重慶交界處,也就是花垣縣的茶峒鎮(zhèn)。

  2005年7月,茶峒以政府更名的方式,正式成為“邊城”。沈虎雛不能理解這種做法。

  但為了改名后吸引游客,政府沒有少花力氣。著名的大手筆,一是投入一千萬元修建了“翠翠島”,上面有民間絕技表演場和漢白玉翠翠雕像。二是修建了“中國邊城百家書法園”,把六萬多字的小說《邊城》以書法樣式刻在巖石上。

  沈虎雛說:“完全變了味了。你看了《邊城》再到那兒看,根本找不到感覺,完了。弄了一個城市公園一樣的東西,很丑。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去了之后,你看,跟你從文章上看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旅游開發(fā)的做法,讓不熟悉歷史淵源的游客,很可能以為是沈從文寫錯了。

  茶峒,這個美麗了中國,美麗了世界,以內(nèi)在的精神力量感動了無數(shù)讀者的著名邊城,在政府發(fā)展旅游的沖動中,已經(jīng)從世間消失。翠翠是沈從文有感于邊地人生命的美麗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形象,當政府把這種創(chuàng)造轉化成俗氣的景點的時候,于是翠翠和邊城只能在沈從文的文字里找到。

  不過,也有一種觀點認為,鳳凰就是邊城。可是,無論怎么說,由于主持開發(fā)的行政人員不能理解沈從文,不能理解沈從文那不凡的氣質,不能理解沈從文寄托在“邊城”的社會理想與道德主張,以背離沈從文思想的方式開發(fā)沈從文的文學遺產(chǎn),于是,我們看到的今人以大量資金和拙劣手段塑造出來的“邊城”,都離沈從文的精神境界越來越遠。

  沈從文的骨灰融入泥土,那塊五彩石上刻著沈從文自己的話。把這句話刻在石頭上,是全家討論的結果。

  張兆和與龍虎兄弟選擇了“照我所思”這句話,肯定了沈從文思考的一生,是否也表明了家人對沈從文的理解過程呢?沈龍朱說:“對。我們后來逐漸理解了爸爸,覺得爸爸這個話很重要。他堅持:我不管人家到底認識我到什么程度,我自己該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你別看我父親表面軟哩咕唧的,但他的性格還是很倔、很犟,非常犟,軟硬軟硬的,軟犟軟犟的。有些不想做的事情,他就不做。”

  在兒子沈龍朱、沈虎雛身上,沈從文活著;在孫女沈紅、沈帆身上,沈從文活著;在更多的似乎和沈從文沒有血緣關系而實際上延續(xù)了沈從文藝術良知的人身上,沈從文一樣活著!沈從文站在中華民族偉大思想家的行列中,用他的思考和愛,溫暖昨天,溫暖今天,溫暖未來!成為我們民族貢獻給世界的偉大財富,與人類共享!

  沈從文既在鳳凰,也在世界各地每一個熱愛他的讀者的心中,永生!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載稿件,內(nèi)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