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只有一顆熾熱的心,默默奉獻

更新時間:2018-03-19 12:34:53 來源:vvv-eee-multi-tld-no-pending.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公眾微信號
  我繞過房舍,來到溪邊。小溪從不遠處的群山里流來,清澈明凈,水底沙石歷歷在目,小魚細蝦在水里閃閃爍爍。岸上的鵝卵石潮潤潤,清涼涼。小溪的兩岸幾棵歪脖柳斜臥在水上,溪岸竹篁蔥蘢,芭蕉葉滴著晨露。
  柳樹下有一座石橋。橋對岸是一所小學,一排青磚瓦房,操場上堆滿沙石,一棟平房正在修建。我走到橋中心,發(fā)現(xiàn)了橋垛上鐫刻的三個大字:學步橋。我暗暗為這橋名叫絕。我站在學步橋上,望著青山凝思,仿佛看見自己蹣跚學步的樣子,又仿佛看見老師手把手教我寫第一個字的模樣。
  我回村主任山青的住處,門開著,人依然不在。我坐在桌前胡亂翻書,聽見腳步聲,是他回來了。他腳上那雙半舊的解放鞋已被露水打濕。他說去找各寨的組長,分配了運瓦任務,新修的校舍正等著蓋頂哩。
  我沒有說話。他換了語氣,“你去了橋上?”
  我點頭,“那橋名很有意義,是哪個文化人取的?”
  “學校的老師!”他有點自豪。
  我談起了自己的想法。我是尋著小村的神秘傳說,為享受一分清山秀水的靜謐而來,卻被“學步橋”三個字震撼了。我是一名教師,曾懷疑自己的人生,一屆屆學生走了,帶走的是希望,留下的只是回憶。也許就是學生與老師心中的“橋”,牢牢拴住了老師,讓他們甘愿彎作一拱橋,讓學生走向成功的彼岸,讓老師越來越深愛這份事業(yè)。
  山青很認真地向我介紹了小學的情況。這所小學原來只兩個教師,一個人兩個班,可累壞了。如今,鄰近兩個村小合并過來,這所小學就有了六個班,六位教師。
  “你看過《鳳凰琴》嗎?”山青又換了話題?!拔以?jīng)也是代課教師,不過沒有《鳳凰琴》里的代課教師那樣幸運,真當上了老師。”
  “《鳳凰琴》,我不知讀了多少遍。作者還續(xù)寫了兩篇,書名《天行者》,那是民辦教師艱苦卓絕而充滿希望的故事。我看完了一遍,正在看第二遍?!?BR>  “看過,就知道了民辦教師的經(jīng)歷。學校一位老民辦家里發(fā)生了火災,他冒死從火海里搶出來的是一只書箱,里面裝的是自己的教學資料和學生的作業(yè)。幾位外地年輕人,中師畢業(yè)后就分到了山里,沒有家具,沒有像樣的房,成家了,住在學校的辦公室里,一住就是十多年?!?BR>  我向窗外(其實這個窗已用木板給堵了)望了一眼,仿佛看見了我的年輕和年老的同行們。
  “民辦教師,他們是二十世紀后半葉中國大地上默默苦行的民間英雄?!蔽医琛短煨姓摺返脑拰ι角嘀魅握f。
  山青笑了一下,說:“中師生則是華夏脊梁的挑山工。”
  山青的話讓我激動不已。教師這一名詞化成無數(shù)符號,在我的腦海里翻涌著,連成并不完整的詩句:
  沒有翱翔藍天的翅膀,
  也沒有震天動地的力量,
  只有一顆熾熱的心,默默奉獻。
  把身子站成橋的模樣,
  把愛心化成涓涓細流,
  滋潤著廣袤的土地,
  澆灌著一株株幼苗,
  孕育著一個個希冀。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載稿件,內(nèi)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