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我們還讀書嗎?

更新時間:2018-03-19 12:37:20 來源:www.vvv-eee-multi-tld-no-pending.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公眾微信號
  我們還讀書嗎?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機構、學校、圖書館、社區(qū)等各界人士都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日慶典活動,把讀書日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jié)日。而這個世界性的讀書節(jié)似乎還未被我國社會公眾所知曉,也就談不上什么節(jié)日了。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以文教化”,所謂“觀乎文天,以察時變;觀乎文人,以化成天下”,“敷文化以柔遠”等,說的就是“文”對人的指導意義。中華民族同樣擁有值得我們驕傲的文學遺產(chǎn),這些寶貴的文學作品無疑每個時代的生命,是我們民族的一部心靈史,閱讀它,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任務,解讀它,對我們民族精神的傳承也是必不可少的。中華民族自古也有閱讀的良好習慣的。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眲窀婺贻p人要多讀書,不要錯過閱讀的好時光。宋代哲學家朱熹寫了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觀書有感》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边@首詩把讀書和人的知識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動。孫中山先生也說,“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大家可能記得,溫總理每年在兩會期間回答記者提問時都妙語聯(lián)珠、引經(jīng)據(jù)典。一次,在回答鳳凰衛(wèi)視記者提問時,溫家寶總理就引用了三處古語和古詩句,可見總理的讀書之多,文學造詣極深。
  但隨著網(wǎng)絡時代的發(fā)展,閱讀,書籍,正離我們越來越遠,并逐漸成為一個失落的文明。對于一些人來說,大量的書籍唾手可得,但是由于電視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存在,我們對圖書失去了興趣。特別是對一些年輕人來說,他們根本不熱愛書籍。正如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多麗絲·萊辛在頒獎典禮上演講稿上寫到,互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使整整一代人淪落于空虛之中。調查顯示,中國國民一年的閱讀書量是0.7本,而韓國是7本,日本是40本;俄羅斯每20人擁有一套《普希金全集》。
  沒時間嗎?我想,這不是理由,我們再忙,也不會比國家總理忙,可總理還能將讀書作為生活平常情景,為什么我們就做不到呢?關鍵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浮躁的我們不能靜下心來好好讀書,沒有讀書也就不會體會到讀書的樂趣。正如雷振岳先生在《學學溫總理的讀書觀》一文所說,關鍵是我們缺乏“讀書就是享受”的讀書家的境界,缺乏“書籍就是良師益友”的獨特的讀書視角,缺乏對于知識的真誠渴求。
  書籍無疑是一個時代的生命,閱讀理所當然是認識世界及提升自我的一種最基本的途徑之一。閱讀對人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一本好書往往能改變人的一生,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
  多讀書,讀好書,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