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資訊

大師已逝 豐碑永存

更新時間:2018-03-19 13:53:10 來源: 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公眾微信號


中國當代繪畫大師、張家界最早的宣傳功臣吳冠中先生逝世已經(jīng)5天,我的心情一直處于極度的傷悲之中,無法接受大師仙去的事實。
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張家界當初是養(yǎng)在深閨的“絕色佳人”,吳冠中先生就是把張家界推向世界的“眼睛”,是他的丹青《自家斧劈》帶給人類美的震撼,是他的妙筆《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帶給世人美的陶醉。然而,大師自從1979年冬天邂逅張家界后,31年來再未到過張家界。但是大師時刻牽掛著張家界,以至于在他的《我負丹青》中發(fā)出由衷感嘆:“雖想去,總是忙,何日得重游”。6月初,我公司曾萌生邀請大師金秋季節(jié)重訪張家界的愿望,計劃尚未正式實施,大師卻悄然掩上了自己的人生畫卷。
青山不老,綠水長流。大師已逝,豐碑長存。追悼先生,唯有崇敬。緬懷大師,唯有感恩。我相信,大師的音容笑貌會永遠留存在張家界的奇山異水。我更深信,張家界人民會用自己最深情的方式永遠銘記大師、永遠紀念大師……

一支畫筆. 兩袖清風
姚建軍
張家界江埡溫泉度假村有限公司全體員工向中國當代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辭世表示萬分悲痛。
是吳老把張家界推向世界的。 1979年10月,他應(yīng)邀來湖南為人民大會堂湖南廳繪制巨型風景畫稿,11月,他專程到湘西采風,有緣來到張家界林場。他被這里的風光深深吸引,寫下了游記散文《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發(fā)表在1980年元旦的《湖南日報》上。他把張家界當成一顆失落在湘西風景明珠。這篇文章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切關(guān)注,產(chǎn)生了強烈的反響。這正是:一支畫筆,兩袖清風,畫千里江山,當代吳道 。萬人哀痛,百國節(jié)哀,歷一世風云,萬古不忘 。

青山不老. 大師猶在
宋志光
驚悉一代藝術(shù)大師吳冠中先生在北京病逝。驚聞噩耗 ,迷魂臺無語、天橋流淚……
站在百龍?zhí)焯萆险居^景臺上,面對川流不息的游人,我的思緒回到了三十年前,1980年,我在原大庸縣一所村校任民辦教師。開學的第一天,我拿著1980年1月1日的《湖南日報》看元旦社論,另一篇文章《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使我為之一振。“我辛辛苦苦踏過不少名山,覺得雁蕩、武夷、青城、石林……等都比不上這無名的張家界美”,“這里秀色不讓桂林,但丹巒比桂林更神秘、更集中、更挺拔、更野”。雁蕩、武夷、青城、石林當時我都不知在何處,無任何了解,但《桂林山水甲天下》當時是我給學生教過的課文。張家界比桂林還美,我為我們擁有張家界而驕傲。我對吳冠中大師當時也是一無所知,不知是何人,但能在《湖南日報》上發(fā)表文章,一定是非常了不得的人物,我想張家界從此要出名了,來看張家界的人要多了。1985年,我被調(diào)入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工作,對大師有了更深的了解。大師為張家界的開發(fā)、建設(shè)、宣傳作出了巨大貢獻。
飲水思源,作為核心景區(qū)的工作人員,唯有努力工作,將市委、市政府開展的“平安滿意在張家界”活動更加深入地開展下去,將“黨旗更鮮艷,服務(wù)更滿意”的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務(wù)實地落實下去,早日將張家界打造成世界旅游精品以告大師在天之靈。三千奇峰永不老,大師風范永長存!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zhuǎn)載稿件,內(nèi)容與相關(guān)報社等媒體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