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內(nèi)資訊

桃花園里春常在

更新時間:2017-12-09 12:32:33 來源:www.vvv-eee-multi-tld-no-pending.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公眾微信號

  金秋時節(jié),記者驅車沿張桑公路前行12公里,各種豐收的氣息引你不經(jīng)意間就進入了“市外桃園”——永定區(qū)尹家溪鎮(zhèn)長茂山村。進山公路蜿蜒而上,雖時已秋季,走在桃園里,仍處處蕩漾著桃子的香甜,那豐碩的桃子在萬綠叢中早就紅潤了起來,飽滿的果實壓彎了枝條。桃林中處處可見桃農(nóng)們忙碌的身影。“盡管今年雨水偏少,但我家的桃子不僅豐收了,而且個兒大、汁水多。”村民黃大成開心得合不攏嘴,說:“今年光桃子就要穩(wěn)賺6萬多。”
  談到致富之路,黃大成無不提到他們引以為豪的“長茂山精神”。“當年,我們村一貧如洗,生產(chǎn)生活都得看天,小伙子找對象都成問題,歷經(jīng)十余年我們才找到種桃這一出路。”
  “五里山路走半天,半洼雨水用一年;有活只能白天干,山空地窮過年難。”這就是十年前長茂山村的景象,村民祖祖輩輩靠幾畝薄田生活,一年到頭沒日沒夜地勞動,人均年收入才不過300元。這樣一個遠近聞名的窮村,村里的姑娘都想嫁到外面,而年輕的后生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盼不來一個媳婦。貧困,成了長茂山人心頭揮之不去的屈辱記憶,成了長茂山人難言的痛。
  十年前,窮山僻壤的山村,荒蕪凋零。
  今天,天翻地覆,笑靨如花。重生的山村,處處生機勃勃。
  十年滄桑、十年巨變,就是在這昔日無人問津的深山里,光禿禿的荒山全部變成了綠油油的桃林,一文不值的荒山野嶺,變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去年我們村成了全市四個農(nóng)業(yè)先進村和產(chǎn)業(yè)發(fā)展十強村,今年已接待游客10萬人次,最多的一天超過了6000人,全村僅桃子收入就達350多萬元,農(nóng)民人均僅桃子收入就超過7000多元。桃樹渾身都是寶,它是我們真正的搖錢樹。”長茂山村秘書張月環(huán)掩飾不住喜悅的笑容。
  而今,一座高3層、建筑面積達700多平方米的“桃花谷鄉(xiāng)村旅游接待中心”拔地而起,其旁的一幢幢小洋樓格外醒目。“春賞花、夏醉綠、秋享果、冬品樂”,一些游人來到這里,因桃沉醉,流連忘返。種桃大戶黃會兵動起了心思,首先在自家的小洋樓辦起了農(nóng)家樂,賞花旺季時每天能有上千元收入。黃會兵的成功帶動了其他村民,“農(nóng)家樂”如雨后春筍,越辦越紅火,大家伙兒都愛上了“在家門口掙錢”的感覺。
  從無到有、從舊到新,改頭換面的長茂山是奮發(fā)向上、無私奉獻;是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長茂山精神"的碩果。
  入村的盤山公路,嚴格說來只能算是硬化的村道,其態(tài)勢險絕,大道兩側是峭壁深谷,曲折迂回穿行于山體之間。“這條坎坷難行的路啊,就是我們長茂山精神的見證!”
  老支書黃清林撣掉煙灰,望著崎嶇蜿蜒而上的盤山公路,感慨萬分。
——1990年,為了改變"溝深路不通,人窮土地貧,花錢靠借貸"的狀況,長茂山人開始琢磨起找資金找項目,可是,資金從哪里來?大家想到了村集體林場,便一致同意把100多立方米的木材賣掉了。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靠毀了一個林場所得的純利潤竟然只有83元!第一次的嘗試就被無情的扼殺在搖籃里,讓人心酸落淚。
——1994年,失敗的教訓,讓長茂山人明白,要發(fā)家致富,唯有因地制宜、發(fā)展特色農(nóng)業(yè)。村黨支部開始引導和鼓勵村民產(chǎn)業(yè)調整,于是試著種植藥材黃梔子,黃梔子的產(chǎn)量高,卻在銷售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造成大量滯銷,最終不僅沒賺錢反而虧了本,這次的摸索又失敗了。
——1995年,大伙還是不甘心,之后又跟風發(fā)展黃金梨、奈李、桔子等20多種水果,由于技術不成熟、地理氣候條件差,結出的果子又小又酸,根本沒人要。
——2001年,在挫折面前,我們沒有氣餒,而是不斷反思,認真總結,經(jīng)過市場調研,決定試種桃樹,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試種成功,產(chǎn)出的桃子不僅產(chǎn)量高、味道甜,而且爽口宜人。長茂山人在坑坑洼洼的羊腸小道上終于要走到了頭。
——2008年,黎明前總是黑暗的,由于長茂山村地勢險峻,交通不便成為制約經(jīng)濟發(fā)展的大難題。難道還是要回到肩挑背扛的人力運輸時代?
——2009年,為了改善交通,村支兩委連續(xù)三年將轉移支付投入到村組公路整修中,村支書黃會濤個人墊付資金6萬元,其他班子成員也墊付了1萬多元。在他們的感召下,全村人上至七八十歲的耄耋老人,下到十來歲的黃毛小子,紛紛上工地,即便是到了大年三十,全村依然自發(fā)有100多村民來到修路工地……全村掀起了修路熱潮。
——2010年,通過上級多方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長茂山人拉通了6條長約8公里的通組公路,一舉解決了桃子運輸難的問題。
  “桃子遠銷吉首、長沙、南寧等地,市場供不應求,十分暢銷。”
  一次一次地失敗、一次一次地奮斗、一年一年地摸索、一年一年地嘗試,長茂山人通過不懈地努力終于找到了自己的一條發(fā)展之路,這就是長茂山的精神!它告訴我們,條件差不可怕、山高路遠不可怕、面臨失敗不可怕,只要不懈追求就有前途、腳踏實地就有出路。
  “我們的目光,要瞄向了更廣闊的地方。要提高桃子科技含量和品質,打響我們張家界長茂山優(yōu)質桃品牌……3年之后,全村人均僅桃子收入肯定突破10000元。”“書記你的想法好,我們繼續(xù)跟著你逮!”這是村民和村支書黃會濤的一番對話。此時,黃會濤正和黨員們討論長茂山村的前景。
  問起長茂山村桃子的未來發(fā)展方向,這位樸實的黃會濤書記告訴我們,未來長茂山將圍繞做活桃子產(chǎn)業(yè),強化“賞桃花、逛桃園、品桃果、行桃運、結桃緣”的發(fā)展旅游休閑業(yè)的思路,以桃為媒,因地制宜發(fā)展集觀光、采摘、垂釣、農(nóng)家樂等為一體的特色觀光休閑農(nóng)業(yè),打造張家界的“市外桃源”。
  再登山頂峰,俯瞰桃園里,桃香飄溢、玉露含情,這真是:春天聞花香,夏秋嘗果來,香花年年有,桃園香常在!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載稿件,內(nèi)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